Loading...
最新消息

【創生刊刊 vol.87】

2025 / 10 / 15

【在那山上,影像為序,故事為章。】

阿里山上的風輕輕吹拂,茶園如綠毯鋪展,一座小巧的工作室靜靜伫立於山腰,窗外是家鄉的每一寸熟悉土地,窗內則是影像世界的無限可能。「在那山上」好似山間的回聲,簡單卻有力,記錄著一位返鄉者的逐夢旅程。

2022年初秋,杜鴻義aka杜編直美回到了阿里山樂野部落。他自淡江大學傳播學系畢業,進修於世新大學廣電研究所,對攝影充滿熱忱,卻在城市的忙碌與疫情的推波下,決定暫時放下論文,回到山上靜靜思索下一步。

「返鄉,像是一場與自己對話的旅程。」杜鴻義如此形容。他認為返鄉不僅是回到土地,更是找回文化的根,因此,第一步便是規劃建設工作室,在家人們的支持下,杜鴻義的姐夫動手將設計圖變為實景,窗外茶園成了他們靈感的源泉,每一寸木材、每一片玻璃,都帶著時光的溫度。

回鄉的道路並不平坦。離家多年,他發現兒時熟悉的地方已變陌生,曾經熟悉的人、景、事,都需要重新認識。起初,攝影案源幾乎全來自山外,讓他不得不一次次下山接案。然而,杜鴻義並未因此放棄,「土地會慢慢告訴你應該做什麼。」他深信,只要靜下心,一切都會有答案。

因緣際會下,他在部落大學協助秘書工作,成了擴展人脈的重要契機。他形容這份工作不僅得以認識各部落的文化,更讓他找到影像與文化結合的可能。透過拍攝長輩族服、紀錄文化活動,他逐步實現了自己將專業融入家鄉的初衷。

「影像不只是工具,也是文化的載體。」

除了文化紀錄,工作室也為山上的家庭與遊客提供全家福拍攝。說到最特別的經驗,他談起一個泰雅族家庭穿著族服來拍照的故事,那次的拍攝像是一場文化的對話;而另一個深刻的經驗,來自旅行社的邀約,請他為一場阿里山三日遊進行旅遊攝影,當時,工作室才剛起步,對於這種突如其來的信任很是感動。

「旅遊攝影開闢了新的可能,影像成了遊客與山林對話的橋樑。」

未來,杜鴻義有著更多構想,他希望將工作室擴展成選品店,販售部落職人的手作作品。他說:「部落裡有很多值得被看見的創作,但職人們往往缺乏行銷的渠道。」,希望透過這樣的平台,讓更多人看見這些作品,為部落文化注入新的活力。

而他對自己的期許,則是慢慢來,穩穩走。「返鄉不需要急於追趕,只要用心體會,每一步都是值得的。」杜鴻義的話,如同山間的風,輕柔卻有力量。他相信,未來不僅屬於自己的影像世界,也屬於這片山林,以及生活於其中的每個人。

「在那山上」,影像定格的不僅是瞬間,也是土地與人的無聲對話。一張張照片背後,是一段段故事,而故事的延續,正在山上靜靜書寫。


≫≫≫≫≫≫≫≫≫≫≫≫≫≫≫≫≫≫≫≫≫≫
在那山上影像工作室(預約制只開星期天)
地址:嘉義縣阿里山鄉72號
營業時間:週日10:00-16:00
Instagram:onthathill2023

≪≪≪≪≪≪≪≪≪≪≪≪≪≪≪≪≪≪≪≪≪≪

#青年返鄉 #青年創業 #青年留鄉
#創生刊刊 #在地故事


相關連結 : 在那山上[按此前往]


回上一頁
聯絡資訊

嘉義市東區林森東路151號E棟4樓

Phone: +886 5 277 1796
Fax: +886 5 271 7294

Email: incubator@plus1-inno.com.tw

社群媒體
  • Facebook官方粉絲團
   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lusoneincubator
    按此前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