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
【創生刊刊 vol.90】

2025 / 10 / 15

【草仔粿的堅持,是一場溫柔的革命】
你有多久沒聽過、也沒吃過草仔粿了呢?
這個充滿台灣味的小吃,曾經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現在卻悄悄淡出了大眾的視線。

在這個講求效率與便利的時代,草仔粿這種費時又費工的傳統點心,看似只是時間洪流下的犧牲品。有一天,當草仔粿真的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,也許沒有人會訝異。

但也正因為如此,我們更應該守護它。
守護的不只是味道,更是一段文化、一份記憶,一種對生活的溫柔執著。

《為何不自己來呢?》
老闆歐肥從小在嘉義長大,曾經離鄉到北部工作。
那段日子裡,總有個聲音在心底悄悄響起:「我想回嘉義。」
終於,在繞了一大圈、歷經多份工作的學習與磨練後,他選擇返鄉。

剛回來時並沒有馬上創業,而是先就業、觀察,慢慢摸索方向。
某天突然冒出一個想法:「如果想讓自己的能力被看見,何不創造一個自己的舞台?」

於是,歐肥與伴侶小薇攜手開啟一段全新的創業旅程。
一開始其實還沒想好要做什麼,「那不如從品牌名稱開始吧!」
於是,「搓草」這個名字率先誕生,而其中的「草」字,激起了歐肥的靈感火花——
「不如,我們就來做草仔粿吧!」

這個想法看似突如其來,背後卻經過了反覆思量與市場評估。
歐肥與小薇心中明白,這項逐漸被遺忘的傳統點心,正需要有人重新拾起它的價值。
於是他們下定決心,要讓草仔粿不只是回到人們的味蕾,更重回生活與記憶裡。
不只這樣,兩人更親自跑到屏東萬巒,特別學習製作傳統客家草仔粿,從揉粿、搓餡、調粉、蒸煮,一步步學起,務求原汁原味,毫不馬虎。

《一塊草仔粿,一段與在地的故事》
創業初期,因為個性害羞,歐肥選擇在香湖公園低調擺攤。
人潮雖不多,但總有溫暖的長輩經過關心:「你應該去人多一點的地方啊!」

慢慢地,開始與嘉義在地的餐飲品牌交流,用「以物易物」打開話題、建立連結。
一步一腳印,終於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穩定客群,也讓草仔粿再次走進嘉義人的生活中。

很多人以為草仔粿是長輩才會喜歡的口味,但其實吃過一次的孩子也都愛上!
有位國小一年級的小男孩,最愛花生口味,每次吃完就把包裝貼紙小心地撕下來收集,
久而久之竟然集成了一本貼紙冊,讓人感動不已。

兩人心想:「啊……原來這不是只是做生意,這是和人建立的連結,這就是價值啊!」

《傳承,是一場對時間的溫柔對話》
草仔粿從備料到成型,每一塊都歷經繁複工序。
調餡、炒料、搓揉艾草糰、包餡、蒸粿……一步都不能快。
但就是這樣的慢,才有了香氣撲鼻、口感紮實的傳統好味道。

這不只是小吃,這是一段文化的延續,
更是對孩子們的溫柔承諾──讓他們長大後,依然能記得草仔粿的香。

《搓草.粿》


相關連結 : 搓草.粿[按此前往]


回上一頁
聯絡資訊

嘉義市東區林森東路151號E棟4樓

Phone: +886 5 277 1796
Fax: +886 5 271 7294

Email: incubator@plus1-inno.com.tw

社群媒體
  • Facebook官方粉絲團
   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lusoneincubator
    按此前往